毕业生小俊是我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与一般毕业生相比,小俊因身体残疾,就业较为困难,在了解到小俊的情况后,市就业局立即联合小俊所在的隆丰街道开展“亲戚式”就业援助服务,主动关心关爱,进行兜底帮扶。
隆丰街道“亲戚”对困难大学生小俊(左二)开展帮扶工作,了解他就业需求
隆丰街道结合小俊所学的中医专业,将其推荐到隆丰卫生院就业,并实时关注小俊的面试情况,两周后,小俊顺利入职隆丰卫生院。“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让我能找到一份既适合自己又满意的工作。”小俊由衷的感叹到。
小俊的就业帮扶之所以成功,得益于我市织密的一张结对帮扶“亲戚”网络。针对像小俊一样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市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不断优化“亲戚式”结对帮扶,在各行业部门、园区管委会、镇(街道)和国有公司分别建立“亲戚式”帮扶工作专班,各专班均有2名以上的主要负责人或班子成员担任“亲戚”,同时配有固定联络人员负责日常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沟通,全程跟进工作。
彭州市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帮扶专班联合白鹿镇爱乐公司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面谈具体岗位内容,帮助加深企业和毕业生的相互了解
目前,领导小组办公室将17名困难毕业生和50名正在求职毕业生纳入“亲戚式”就业帮扶名单,并为其确定了13个镇(街道)、18个市级部门,2个园区管委会为“亲戚单位”,各“亲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班子成员共62位“亲戚”主动与毕业生“认亲结对”,关心毕业生求职情况,开展职业指导和岗位推荐,并结合本单位职能职责,帮助毕业生对接用人单位。现已有41名毕业生在“亲戚”的真情帮扶下实现就业。
彭州市经科信局组织“亲戚帮扶”毕业生(右二)面谈,同时介绍彭州市相关产业功能区
除了织密一张结对帮扶“亲戚”网络,今年,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建立了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岗位筹集”“就业援助”“政策落实”“宣传应急”五个工作小组,全面负责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现我市812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已就业702人,正在求职43人,自愿暂时不就业67人,全口径帮扶就业率86.45%,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帮扶就业率100%,联系率100%。
小罗也是今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与大多数毕业生不同,小罗没有四处求职,而是选择自主创业,想开网店。市就业局通过电话回访了解该情况后,实时关注小罗的创业动态,多次耐心向小罗讲解大学生创业补贴和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申领条件,引导鼓励小罗办理营业执照,通过申报补贴为创业减负。
市就业局通过电话回访摸排,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像小罗一样正在求职或创业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我市始终坚持以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通过构建“1+13+N”回访摸排体系,不断发挥就业主管部门、13个镇(街道)、公安、医保、社保、残联、民政等N个市级部门力量,全面摸清毕业生的个人信息、求职状态和就业需求等内容,以开拓增量岗位、促进毕业生就业为核心,搭建一系列就业服务平台和供需对接平台。
彭州市2023公共服务进校园 ——成都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夏季双选会
按照“百日万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系列招聘”活动安排,市就业局积极整合“彭州人社局”公众号、“彭州就业”抖音号、“彭州熊猫速聘”小程序和劳务协作区域的力量,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1场次。此外,市就业局还组建了“彭州市2023届毕业生就业服务”QQ群,通过电话、短信、上门走访等方式邀请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加入群聊,动态更新用工岗位、培训见习、就业创业政策等信息35期,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不打烊。
市就业局工作人员集中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
为更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还筹集到我市7个镇(街道)和9个市级部门的下半年政策性岗位招聘计划,预计开发村(社区)后备干部、公益性岗位、医疗卫生技术岗位、网格员等多个岗位类型,共计划招聘492人。
市就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彭妹妹:“为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专员队伍力量,我们集中走访了我市258家两规一重企业,收集企业用工、培训、扩岗等需求,积极开展‘湔江茶叙’政企交流活动,联合我市产业部门、园区管委会、各镇(街道),加强与企业的对接联系,聚焦落实各项就业惠企政策,尽全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就业。”据了解,今年1-9月,惠企金额共计2018.79万元,涉及企业职工0.83万人次。
目前,我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亲戚式”就业帮扶工作正在有序有力推进,力争尽早帮助毕业生实现乐就业、就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