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积分入团机制 推动入团积极分子 学有标尺、行有所依、评有所据 不断提升团员先进性、荣誉感和归属感 本期听·彭友说 团团给大家带来的是 彭州市致和中学 朱鹏翰老师 朱鹏翰,1990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彭州市致和中学德育主任,教育局团工委委员。
2017年他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响应号召,毅然投身于援藏支教行列,来到阿坝州黑水县卡龙镇小学,由于师资力量不够,他兼当数学教师和体育教师。
支教期间,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甚至给学生解决生活和家庭上的困难,也曾号召身边优秀青年、优秀青年教师来到卡龙关爱藏区学生。“不辜负孩子们的真诚和对学习的渴望”成为支撑他援藏的信念。
2021年参加四川省团校第489期团支部书记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得他对团务工作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思考。返校后他结合学校团务工作,针对团员名额少、入团标准不严谨、团员荣誉感不强等方面做了充分调查研究。在团市委和市教育局团工委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量化标准、分数累计、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彭州市致和中学“双积双评”积分入团方案(试行)》,并在致和中学进行了推广,从源头上保障校团员发展质量及发展流程的公开透明,为打通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自“双积双评”试行以来,从以往的“唯成绩和老师推荐”模式,转化为科学民主的评价选拔体系,让一些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也能通过自身努力从“学霸”中突显出来,而部分单纯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不会作为唯一的发展对象,驱动全校更多学生促实践、优品格、树理想,增强了学生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获得家长和学生一致好评,同时,全校入团积极分子率增加了80%,主题团日活动和主题学习开展率增加了50%。朱鹏翰老师说到:下一步,彭州市致和中学团委将找准教育工作与团建工作结合点,步步探索、步步完善,从源头上提高团组织先进性和吸引力。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青春彭州 《听·彭友说 | “积分入团”之“微观缩影”》[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