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城   关注彭州   全会面对面·经济新观察 | 彭州市委书记廖暾:聚力“港—产—城”建设,重点打造“六个体系”
返回列表
查看: 5651|回复: 0

全会面对面·经济新观察 | 彭州市委书记廖暾:聚力“港—产—城”建设,重点打造“六个体系”

[复制链接]

602

主题

86

回帖

575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51
发表于 2024-6-9 1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
6月5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着眼做强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和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助力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对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部署。
实干担当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多措并举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家在深学深悟全会精神的同时,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体会、话落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全会面对面·经济新观察》,带您了解成都各区(市)县和市级职能部门将会如何落实和部署。

095934a5cmx6rj8f3336c6.png

廖暾

彭州市委书记

此次全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重大要求,从成都实际出发,科学谋划了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坚定回应了党中央和省委赋予成都的时代使命,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充满干劲。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向西向南开放优势、‘两场两港’枢纽优势和广阔市场腹地优势”“高质量建设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争创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作为成都国际陆港辅港所在区域,彭州按照“主辅联动、错位协同”的思路,积极与青白江区互动对接,发挥专业物流港口功能,推进公铁联运,2023年实现商贸交易量约1200万吨,预计至2027年,彭州辅港商贸物流货运量将超过2000万吨、国内联通枢纽数量15个以上、国际班列数量120列以上、国际联通枢纽数量10个以上。


095934tne446e8o8ah774e.png

目前,彭州辅港果蔬产品年交易量约800万吨、交易额约600亿元,开通了成都国际班列“东南亚——濛阳”专线,构建了东南亚水果进口一体化产销供应链;200多家物流企业拥有高标准仓16万平方米、冷仓20万吨、物流操作人员2000人、可调配车辆6000辆、超市门店10000家;彭州还集聚外贸型企业39家,联动了阿根廷、澳大利亚、法国、菲律宾、科摩罗、马来西亚、美国、秘鲁、泰国、新西兰、越南、智利等19个国家近百个地区。

下一步,彭州市将以学习贯彻本次全会精神为契机,重点依托国际陆港彭州辅港,统筹推动彭州、蓉北乃至德绵阿的对外开放元素在陆港有效聚集、集中呈现,聚焦陆港构建开放型通道体系、经济体系,以陆港为依托深化对外交流往来,辐射带动蓉北地区及德阳、绵阳、阿坝等周边区域开放发展。同时,联动青白江主港,聚力提升国际陆港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对此,彭州的重点任务是:以打造中国西部陆港为总体定位,聚力“港—产—城”建设,加快实施“立港兴城”四个一工程,全力攻坚项目集群,力争用2-3年时间,推动辅港初步成型成势,重点打造“六个体系”:

构建陆港开放型的交通物流体系

以陆港为中心,突出公铁联运、多式联运特点,加快推动“东南西北”四向畅联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积极融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大交通助力开放融合发展。加快市域轨道S11线建设,谋划布局国际陆港—彭州主城—湔江河谷低运量轨道交通,争取成彭快铁恢复并加密至成都北站、东站、南站班次。加快成彭快速、汉彭大道、物流大道、湔三旅游通道等道路建设。

095934m222p28zrs82e2rf.jpeg
S11线效果图

构建陆港开放型的特色产业体系

巩固果蔬交易规模优势,织密果蔬、生鲜进出口专列班次,推动果蔬交易量突破1000万吨,打造辐射2亿人口的“买全球、卖全国、保成渝”的农副产品生活物质保障平台。借力“一带一路”,提升中医药指数、蔬菜指数在全国、全球的影响力,打造100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和100亿级蔬菜产业集群、中药材产业集群、航空动力产业集群。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大力发展“无人机+物流”,与金牛共建金彭卫星互联网及低空经济产业园,推进无人机试、训、产、销、展全链发展,探索无人机低空物流新模式。聚焦氢能新领域,发挥彭州作为全省最大、成都唯一的氢源制备基地,探索和推广氢能源在物流领域的运用,提高陆港物流运输的“含绿量”。

构建陆港开放型的对外交流体系

依托国际班列,搭建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等开放型双向交流平台,构建国际友城常态沟通交流机制,以伙伴促商贸、以商贸交伙伴,打造“五外”联动示范区。借助国际友城、商协会、省市驻外机构等平台资源,收集外资信息,发布机会清单,依托陆港打造城市推介窗口、产销对接平台、商务洽谈客厅。办好国家级菜博会、中医药发展论坛、中国化工园区大会等节会活动,争取协助承办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游年等国际活动,策划举办首届进口水果消费节。

构建陆港开放型的平台功能体系

抢抓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机遇,着力优化陆港彭州片区功能,以西部农副产品保供基地、亚蓉欧智慧绿港、“一带一路”商贸物流枢纽为定位,统筹布局10大功能区。功能性设施项目共26个,其中存量项目16个,增量项目10个。

095934qe2e0406000r6d1e.jpeg

构建陆港开放型的公服配套体系

按照国际标准提升陆港生活宜居品质,推进濛阳之心CAZ、濛阳站TOD等18个重点项目群建设,实施濛阳河、银定河等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东塔未来公园社区、魁星公园一期。推动优质公服资源共享,联合华西、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打造医疗卫生“三龙头、三中心、三枢纽”,推动成都石室白马学校、七中濛阳实验学校全面融入石室、七中教育教学管理体系,高质量打造“教育七金花”。

构建陆港开放型的政策保障体系

坚持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推动深化改革,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构建更宽松、更富吸引力的开放型营商环境和投资软环境,积极吸引外资投入。把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作为重大外资项目支持的主方向,持续优化“中医药10条”“成都氢谷10条”“无人机10条”等相关政策,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环境。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发布 《全会面对面·经济新观察 | 彭州市委书记廖暾:聚力“港—产—城”建设,重点打造“六个体系”》[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2 | 帖子: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