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城   关注彭州   进入高发季!这些防溺水认识误区请警惕→
返回列表
查看: 10057|回复: 0

进入高发季!这些防溺水认识误区请警惕→

[复制链接]

7496

主题

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909
发表于 2024-6-20 10: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

水上活动成了不少人的首选

然而,在追求清凉与欢乐的同时

绝不能忽视安全问题

尤其是溺水这一隐患

近期多地发生的几起溺水事故

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据央视新闻消息,6月16日15时42分,湖南隆回县三阁司镇中洲电站下游一处水坑发生一起意外落水事件,造成当地两名9岁孩童死亡,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为意外落水溺亡。

据齐鲁晚报消息,6月13日下午,济南市鹊山龙湖湿地公园附近一名17岁少年溺水。救援人员表示,事发前这名少年与同伴相约来此,少年租赁桨板在湖中游玩时不慎落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救援,少年被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体征。

悠闲的“放松”

却沦为危险的“放纵”

一次不慎或许就是无法挽回的遗憾

6月19日,小布从四川消防了解到,溺水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头号元凶”,随着天气日渐炎热且临近暑假,溺水事件也将进入高发阶段,预防溺水已是迫在眉睫。

假期期间,家长一定要告诫孩子: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私自下水游泳;不要到野外水源等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孩子请勿擅自下水施救;不要在无大人陪同的情况下游泳

另外,关于溺水,请大家切勿相信谣言,还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 谣言:溺水后都会瞎扑腾并大声呼救。

  • 真相:真正的溺水是快速而无声的。溺水时,溺水者的手臂忙着划水,很难伸出水面;鼻子、嘴巴时浮时沉,想呼救也很难发出声音。

  • 谣言:会游泳、水性好就不会溺水。

  • 真相:切勿以为会游泳就很安全。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的事故发生,在溺亡者中也有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 谣言:“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

  • 真相:倒挂控出的水大部分是食道和胃中的水,对于溺水者来说,最致命的是吸入肺部的水。“倒挂控水法”不仅无法排出肺内的水,还可能把胃里的食物弄进气管,进一步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心搏骤停的溺水者而言,倒挂控水还会造成心肺复苏延误,增加死亡率。

  • 谣言:有游泳圈就不会溺水。

  • 真相:充气式塑料游泳圈并不是专业的漂浮装备。当水流发生变化、未抓住游泳圈或者充气游泳圈漏气时,很可能酿成溺水事故。

  • 谣言:只要获救,溺水者就安全了。

  • 真相:当溺水者吸入过多的水,就会引起呼吸并发症,进而引起继发性溺水或干溺水。此时,哪怕溺水者已经获救上岸,如果不及时跟进治疗,液体积聚仍会导致呼吸窘迫、脑损伤(脑缺氧)甚至心搏骤停。

  • 谣言:只要水面平静,下水就不会有危险。

  • 真相:实际上,水底情况很复杂。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暗流、暗礁、水草、沟壑等每一项都可能对人造成生命危险。

  • 谣言:只要会游泳,就能下水救人。

  • 真相:溺水者出于求生的本能可能会死死抓住任何东西。因缺乏救援经验,热心群众贸然下水救援反被拖入水中的惨剧时有发生。非受过专业训练或者非经验丰富者,切忌下水救人,应尽量使用长竿、漂浮物等工具实施救援。

  • 谣言:溺水只发生在野外。

  • 真相: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溺水。游泳池、家里的浴缸和水池等都是孩子溺水的“隐形杀手”,未成年人在水边玩耍时,应时刻处于大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为进一步提高家长、学生的安全意识

此前,成都市教育局

联合成都市水务局发布

《成都2024年夏季学生防溺水

安全地图》

(以下简称:防溺水地图)

103013f07u70gpigr8nfri.png

这份防溺水地图不仅标注了全市的重点防溺水点位,还详细梳理了全市23个区(市)县的溺水危险区域,并就相关点位附近3公里范围内学校逐一进行了罗列。


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地图直观地了解到哪些地方存在溺水风险,从而在夏日游玩时避开溺水危险区域。


夏日炎炎,请家长们一定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提醒,主动远离溺水危险点位,切勿野泳,防止溺亡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正规、安全的场所耍水、游泳,家长也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陪伴和监护。

那么
全市23个区(市)县
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
高危点位都有哪些?
我们一起来看看

点击下方名称

查看区(市)县详版防溺水地图


103013oxzszzhy89xhw0xy.png
103013xfifhldgydlwidxe.png
103014m98cnn587q8xorsr.png
103014u0ngs7z7pllle77l.png
103014xaqp36qeq6n2gqnn.png
103014pc1uh21eaaky2ycj.png
103014ua22oo5inuaamimf.png
103014kgp6s88hbsx0sxh0.png
103014keu9ika2kfuxufat.png
103014ey5u4sy54yym4y5y.png
103014wfst7272sstvb7ub.png
103014qn8hvqhntvnuq7n8.png
103014ty3y60dz1o7qzw0w.png
103014dax4sgcvxv2vctgc.png
103014tlz7fr25n27wzfwn.png
103015cwcy6mvlmcwwpwpy.png
103014ytru0y2wry288ree.png
103015z8ts7tgj9jt0jd9e.png
103015jk6pzpndqrdr5v5q.png
103015r2g013ly631l313j.png
103015u74bbnze2s7sr7ie.png
103015n980ul50xlh9wwru.png
103015wocxaoje4l79yo2j.png
103015iaasssd9nzfgju8f.png
103015jju9ff6oue3dfsu1.png
103015r5b52bfb9gpndb33.png
103015nuppm3ko1c1215n1.png
103015z7nncixttzkwbc8p.png
103015gbrsci5uoc5k9xkd.png
103016xpo0z7v4e8dbv0o9.png
103015elqf60q8081lql1w.png
103016ms6ldf6wt2lfs21l.png
103016j8osu170u70ix6sn.png
103016qnt6p6c6kxl6n347.png
103016bkw18ksxkkhuw8xl.png
103016uggbh2zdzh2kbjrn.png
103016volhlh6hxyzohea6.png
103016jxxmmh86xgn5llb2.png
103016ey633ek3yakbyohk.png
103016eo9duf5lmomd9oo5.png
103016qx0nsudq6k15rzr5.png
103016ofikjqqxfsi53662.png
103016z6b6jqj9rsji9960.png
103017vnjtjhkxbrbuuhrt.png
103016g223b2k4426ji6jn.png
103017cw06n0jjqwt4pj8z.png
103017znmqz6eqn824qzwc.png
103017yzpcumzz1fffutk1.png

为了普及防溺水知识

记者联系到了成都消防

为大家进行安全提示

103017v8fkigphgcac66ga.png

消防提醒:


防溺水要做到“6不准和“1会


成都消防特勤二站站长助理郭习青告诉记者,天气比较炎热,很多小朋友以及大人喜欢到河边游泳玩耍,“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溺水事故,做到‘6不准’和‘1会’。”

6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郭习青表示,“1会”是学会基本的防范自救知识,遇有人溺水不盲目施救,要呼喊周围的成年人救助或及时拨打110报警。

(1)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只要不胡乱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沉得很快。

(2)除呼救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3)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自救者功亏一篑。

(4)当救助者出现时,落水者只要理智还存在,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否则不仅自己不能获救,反而连累救助者的性命。

(5)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 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 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 若是大腿抽筋,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103017uapp5avia5gpakkv.png
103017tjzb1s1q1ynqb129.png

游泳并不等于会救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是成年人,决不能直接下水救人。救援的第一要务是保证自身的安全,不然救援就是添乱,甚至引发更大的悲剧。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溺水,切忌盲目下水施救,下面的常识不可不知。

1、立即大声呼救并拨打报警电话110求援

2、间接救护

间接救护是救护者利用救生器材,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行救护的一种技术。救生器材包括救生圈、竹竿、木板、轮胎、泡沫块、绳子等。

救生圈:最好在救生圈上系好绳子,当发现溺水者时,可将救生圈掷给溺水者,溺水者得到救生圈后,将他拖到岸边。 

竹竿:溺水者离岸较近,可把竹竿递给溺水者,等溺水者抓住竹竿后将其拖至岸边。

绳子:救护者手握绳子一端,将绳子盘起来系一漂浮物的另一端掷在溺水者前方,待溺水者握住绳子后,将其拖上岸。

木板:木板在水中漂浮,可作为救生器材,溺水者可借助木板浮力,摆脱危境。

3、直接救护

中小学生禁止下水救人,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成人才可下水进行直接救护。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成都发布 《进入高发季!这些防溺水认识误区请警惕》[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2 | 帖子: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