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游泳并不等于会救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是成年人,决不能直接下水救人。救援的第一要务是保证自身的安全,不然救援就是添乱,甚至引发更大的悲剧。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溺水,切忌盲目下水施救,下面的常识不可不知。
1、立即大声呼救并拨打报警电话110求援
2、间接救护
间接救护是救护者利用救生器材,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行救护的一种技术。救生器材包括救生圈、竹竿、木板、轮胎、泡沫块、绳子等。
救生圈:最好在救生圈上系好绳子,当发现溺水者时,可将救生圈掷给溺水者,溺水者得到救生圈后,将他拖到岸边。
竹竿:溺水者离岸较近,可把竹竿递给溺水者,等溺水者抓住竹竿后将其拖至岸边。
绳子:救护者手握绳子一端,将绳子盘起来系一漂浮物的另一端掷在溺水者前方,待溺水者握住绳子后,将其拖上岸。
木板:木板在水中漂浮,可作为救生器材,溺水者可借助木板浮力,摆脱危境。
3、直接救护
中小学生禁止下水救人,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成人才可下水进行直接救护。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成都发布 《进入高发季!这些防溺水认识误区请警惕》[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