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城   关注彭州   商脉百年:档案里的彭州老字号
返回列表
查看: 19048|回复: 0

商脉百年:档案里的彭州老字号

[复制链接]

7238

主题

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071
发表于 2025-2-28 09: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翻开彭州的商业档案,泛黄的契约文书、斑驳的商标注册簿和工整的流水账本,无声诉说着这座川西古城的商贸传奇。早在西周时期,彭人便在此繁衍生息。唐、宋、元三代,这里因“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而闻名。元代诗人汪元量曾赞:“彭州昔号小成都,城市繁华锦不如。”一直以来,彭州的商贸传统从未断过,老字号企业在街巷间生根发芽,成为城市记忆的活化石。






济生堂

医者仁心的百年淬炼


091934wdvptdth3jtd37po.gif

济生堂创始人陈国鼎是彭州九尺镇人,生于清末时期。1842年后,川帮“中药汇通派”受西学东渐影响,提出“衷中参西”理论,行医多年的陈国鼎受此启发,于1921年创建了“济和堂咀片店”,开始自产自销膏、丹、丸、散等,兼卖药祖传秘方的膏、丹、丸、散、酒并行医。

091934avc7fr8x3xf99xf3.jpeg

1923年,陈国鼎将“济和堂咀片店”迁至彭县城关北大街(今彭州北大街),并更名为“济和药房”。该药房采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拥有二十多名学徒,主要生产自制的清宁丸,并兼产黄连上清丸、紫金丹、万应锭等40多种产品。当时全为手工制作,原材料的粉碎用药槽、石臼或石磨,丸药是用篾打盘盛药粉团筛而成,以“寿星骑鹿”为产品商标。

091934xafuaaawsbqqwzuw.jpeg

百年时光流转,如今济生堂药业拥有近百个药品批准文号及多个独家品种,其代表性产品包括舒肝解郁胶囊、胆舒胶囊、感咳双清胶囊、乌鸡白凤软胶囊、清润丸、复方丹参丸、五味子颗粒等。





香花醋

木槽发酵的时光密码


091939smstuuxzxwnt6usz.gif

彭州敖平镇生态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湔江沿岸泉水优质,为酿醋提供了良好条件。敖平香花醋原名“福寿醋”,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当时,有一个叫刘忠旺的人在敖家场担醋卖,后把酿醋技术学到手,自己办起“德盛醋坊”,并在同治时期初享盛名,其制作工艺代代相传,最初由当地家庭作坊生产,主要用于自用或馈赠。香花醋因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多种香花而得名,花香与醋的酸味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味。1956年德盛醋坊和德生荣醋坊两家合并成立了敖平酿造厂,后更名为“敖平香花醋厂”,实现了香花醋的规模化生产。该厂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091938vo090ci70n84g4o8.jpeg

一直以来,香花醋采用传统工艺酿造,以大米、糯米、大麦、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配以桂枝、公丁等名贵中药材和陈皮、小茴香等十余种香料,经独特的木槽发酵精工酿制。在传承过程中,酿造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香花醋的品质和口感更加稳定和优良。

091938qi61i5e9llbr5ejb.jpeg

如今,彭州香花醋不仅在本地及周边地区畅销,还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走向了全国市场。同时,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还开发了多种规格和包装的产品。






葛祖麻饼

赈灾神饼的经典流传


091939gcfbpercfhazahh5.gif

葛祖麻饼,起源于彭州葛仙山镇。相传晋道士葛永贵与道友杨升贤在山上结茅为庐,炼丹修道,羽化成仙,因此这座山得名葛仙山‌。相传湔江闹洪灾,农田庄稼被毁,灾民遍野,葛仙老祖奉命做法熬粥制饼,救助苦难百姓,葛祖麻饼也因此被称为赈灾神饼,在当地百姓中代代相传,被尊称为月亮饼、“神仙馍馍”。因其香酥脆甜、既能充饥又能止渴生津的特点,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葛祖麻饼沿袭百年传统技艺,制作工序十分考究,从原材料的筛选备料,到最后的烘烤熟制,要经过十余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091939ra43a9xr1r81gt93.png

葛祖麻饼2022年被评为“彭州老字号”企业,同年入选彭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品牌得到官方认可与保护,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葛祖麻饼积极参加各大美食节及重大节日展会,如“彭州购·新厂景”“新春大集”等活动,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它们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现已发展出椒盐、红糖、冰桔等多种口味,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091939auns5bsn5n58jr5y.jpeg

2024年,葛仙山镇官仓村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社与“葛祖麻饼”商家合作,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包装升级,挖掘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余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胡子兔

市井烟火的味觉图腾


091939pe17qstj7z7sts74.gif

上世纪50年代,胡子兔创始人邹建安开始经营兔肉生意,当时不敢摆摊设点,就用篮子装上兔子,搭张白毛巾走街串巷售卖。后来逐渐在街边摆摊,由于兔肉细嫩化渣,备受当地人喜爱,名气渐涨,还吸引了外地人前来购买。

091940s328pb3bak343n2z.jpeg

邹建安在兔肉的腌制、卤制、熏制等操作工艺、配方用料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其后人继承了家传手艺,并不断改进和创新,综合我国八大菜系味型之精华,突出川广两味的香、甜、咸、麻、辣等特点。

从最初的走街串巷,到街边小摊,再到后来在彭州上升街与东北市街交叉路口开设门店,顾客络绎不绝。

由于胡子兔独特的味道,它在1990年、1992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评为“成都名小吃”,2019年,彭州胡子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彭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荣获过“成都市第二届个体名小吃传统奖”等。

091940tr2yy9969a7y66yl.jpeg

经过三代甚至四代人的传承,胡子兔不仅保持了传统的风味和品质,还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其产品远销至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慕名而来的客人遍布全国各地,胡子兔已成为彭州当地一张特色的“美食名片”。





周乐全锅魁

铁盔烙刻的千年烽烟


091941cevzoiy5groaexwk.gif

军屯锅魁历史悠久,最远可追溯到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相传蜀国名将姜维在彭州军乐镇(今隆丰街道)屯兵训练,为解决士兵粮食供应问题,命军中伙夫按其家乡(甘肃)制作胡饼的方式将干粮加工为熟食,用头盔烤制面饼,因此得名锅魁。后来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马福才将手艺传给了弟子肖先福与周乐全。周乐全的师父马福才曾在制作锅魁时,用香水井的井水、肉末、猪板油等进行创新,使锅魁味道香、酥、脆、细嫩化渣,在当地扬名。

091940k3ecfgxfgaz3agy9.jpeg

1962年彭州市开展首届灯会,周乐全和他的师父马福被邀请参加,吃了锅魁的财贸秘书写了一篇《军屯锅盔香飘天下》,让军屯锅魁的名气从彭州传播到四川。后来,军屯锅魁在各种展会活动中大放异彩。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时,军屯锅魁被国内外食客排队争相购买,一时传为佳话,也荣获了成都市政府授予的“成都名小吃”称号。

2019年军屯锅魁成功入选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1 年周乐全被评为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锅魁店也成为了当地的“百年老店”,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091941ju2xau8eux4exuun.jpeg

如今,周乐全锅魁已经成为彭州军屯锅魁的一张名片,其店铺每天顾客盈门。周乐全也一直致力于军屯锅魁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为这一传统美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91941inyrwsyfnnrtrdyk.gif

商脉百年,既是历史的馈赠,也是未来的考题。从泛黄的契约到“新国潮”的浪潮,彭州的老字号,藏在档案的字里行间,更写在每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中。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烟火气”,让老字号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档案 《商脉百年:档案里的彭州老字号》[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2 | 帖子: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