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都市中医管理局联合发布 《关于探索打造成都市“中医一条街”健康消费新模式的通知》 确定由四川天府新区、金牛区、成华区、 双流区、郫都区、彭州市、崇州市、 大邑县8个区( 市)县“先行先试” 探索打造一批 主题鲜明、 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的 “中医一条街” 健康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而彭州市“中医一条街” 选址百里一·龙兴集 这一项目将深度融合 彭州“千年药乡”的深厚底蕴 以文化IP聚合模式的中医药市集 打造“天府药市”和中医药夜市 构建涵盖药市文化、健康体验 文创消费、传承研学的服务体系 建设中医药文化品牌 让千年药乡的智慧 在夜市灯火与市集喧嚣中 生生不息
彭州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便是“道地药材”的摇篮。唐代已种植药用牡丹,明代敖平镇成为“川芎之乡”,其川芎产量至今占全国75%以上。清代名医唐宗海在此开创中医汇通派,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等,奠定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现代针灸大师李仲愚更将彭州医术推向全国。
川芎基地
彭州还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32万册中医古方以及百年药企济生制药厂(1921年建)和三甲中医医院。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镌刻着中医药文明的基因。
彭州中医药制造历史可追溯至明代,1921年成立的济生制药厂(康弘济生堂)则是四川现代中药制造的起点。如今的彭州市中医医院,作为四川省首批县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不仅是区域医疗中心,更是唐容川中医药研究所所在地,持续推动中医药的守正创新。
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园区现有各类工业企业923家,其中医药健康企业287家、规上企业131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2个。拥有年销售过亿元中药单品10个,占全省近半数,2024年,中医药制造业产值超10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医药贸易流通额达50亿元,中医药产业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区县30强。
彭州市“中医一条街”以“百里一·龙兴集”传统文化特色街区为核心区域,构建“文化+产业+消费”的全链条生态。
文化为核:紧邻千年龙兴寺(东南亚最高佛塔),融合古刹禅意与药市烟火,打造“可逛、可学、可玩、可买”的沉浸式街区。街区将复刻宋代药市盛景,推出“名医赶场”集市、非遗艾灸体验等互动项目,再现“药市并乐事,歌楼沸晴空”的繁华。
产业赋能:依托天府中医药创新港和天府中药城中医药健康企业、市中医医院的技术优势产品开发能力,为街区建设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撑。
场景创新:引入“夜游、夜展、夜淘、夜宿”等消费模式,联动川芎种植基地、中医药温泉等资源,推出“医养游居”一体化线路。
龙兴集“天府药市”聚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主理人培育,实施“十百千”孵化计划,打造一批“十万级、百万级、千万级”主理人品牌。
龙兴二十四方:古方新饮,轻养生活
街区核心项目“龙兴·二十四方”中医药轻养体验店,以二十四节气养生为契机,开发草本咖啡、养生茶饮、季节养生产品等,结合中医九大体质理论提供个性化服务。
体验店推广中医药生活化产品,链接特色文创产品和中医药大健康产品,不断丰富产品形态,如“朱颜映春酥”融合川芎元素,“新春纳福香囊”采用道地药材配制。
品牌独创“体质辨识+动态调理”体系,消费者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定制产品,实现“一人一方”的精准养生。
同时,体验店还不定期开展沉浸式文创制作体验、中医药文化研学活动、中医药旅游体验活动等,打造特色中医药品牌提升项目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天府药市:市集IP,产业孵化
借鉴景德镇陶溪川模式,打造“名医赶场”集市和主理人孵化平台,实施“十百千”计划培育中医药品牌。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与天府中药城企业合作展示产品,并开发联名文创,如智能助眠床垫、节气香囊等,推动中医药“年轻化、生活化”。
今年端午,彭州以“天府药市·彭州有戏”为主题,于5月26日至6月2日期间推出了一场非遗盛宴。“中医药+非遗+美食”沉浸式主题市集汇聚100个非遗中医药项目。
非遗养生展位上,中医大师现场为市民把脉问诊;二十四节气香囊、端午紫云膏DIY、养生艾灸条制作等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国潮实验室里,川芎美食、香薰情绪疗愈场、药食同源产品展现中医药的现代魅力。
“活动构建了‘白天药市体验+夜间非遗展演’全时段文旅消费链条”,通过药食品鉴、中药产品选购、文创互动等环节,拓展了消费场景边界。
从千年药乡到现代健康消费标杆 彭州“中医一条街” 正以文化为魂、产业为翼 书写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彭州处方” 2025年,让我们相约龙兴集 在药香茶韵中 感受东方智慧的新生!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文旅彭州 《定了!彭州中医药一条街落户龙兴集!》[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