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如何才能养好睡眠:
1、晚上21点睡
最佳睡觉时间应该是亥时(21-23点)至寅时(3-5点)末,保证每天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即可。
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此时进入睡眠状态,百脉可修养生息,可使人一生身无大疾。
“早睡利养阴,早起利舒肺”,良好的睡眠有养阴培元的效果。
如果晚上不能及时睡觉,或睡觉质量不好,第二天少阳之气没有升起,人就易困乏,没有精神。
2、增加半小时午睡 除了晚上要保证良好的睡觉外,中午午时(11-13点)也要安排半个小时入睡(午睡被称为美容觉,养颜效果明显)。
入冬之后,年轻人午休少了,加之工作生活压力大,易熬夜,睡眠时间也就随之减少。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冬季容易乏累,此时也要适当午休,但不宜深度睡眠,最多半小时就足够。
这不仅能改善下午工作效率,还能让自己更好适应季节变化。
3、睡前适当进补
睡前1小时,可吃一点养心的东西,如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羹、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牛奶中色氨酸是人体8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仅有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还能起到安眠的作用,可使人较快地进入梦乡。
4、忌开窗当风睡眠
夜凉风习习,开窗而睡,风吹在头面部,很容易引起偏头痛、头晕脑涨等。
另外,地面上的灰尘、细菌等,还会被吹进气管,引起咽炎、气管炎等。
在夜凉风大的时候,尽量不要窗户大开睡觉,适当关小一点通风即可,并且睡觉一定要盖被子,尤其注意背部和腰腹的保暖。
此外,睡前可以先将双手搓热,再揉搓腰部,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睡梦中的4种不适,千万别忽视;
1、抽筋
晚上睡觉时突然小腿抽筋,很多人都经历过!这在医学上叫做腓肠肌痉挛。
除了缺钙,夜间小腿抽筋还常见于:过度疲劳、受凉、睡姿不良、血流阻滞(如腿部静脉曲张或动脉硬化)等。
如果情况不严重且偶尔发作,从日常保养入手即可,比如:避免腿部过度疲劳,睡前用温水泡脚,注意小腿保暖,保持舒展的睡姿,适当多吃含钙质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避免吸烟、喝酒、喝浓茶或咖啡等。
如果情况仍无改善,建议到医院就诊。
2、流口水
如果仅仅是因为趴着睡而出现流口水的现象,那换个姿势,尽量不趴着睡就好了。
但要是用正常的睡觉姿势(仰卧或者侧睡),也会流口水。那就可能是病症先兆,得注意啦!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在睡觉时经常流口水的话,还要留心脑血栓风险。
脑血栓患者流口水有3大特点:
经常被口水呛醒;
不论头怎么摆放,口水总流向一侧;
出现周围性面瘫,如局部面部肌肉僵硬,这是轻度脑血栓的症状。
3、呼吸困难
一般来说,左心衰竭、支气管哮喘等会引起夜间呼吸困难。尤其是左心衰患者,常于熟睡1~2小时后发作,他们会因胸闷、呼吸困难而憋醒、被迫起坐。
症状较轻者坐起后十几分钟至1小时可获缓解,次日白天无任何不适。
处理上,如果症状较轻,可等到白天再就诊;假如起坐呼吸仍不能缓解,应即时致电120,千万不要自行走去医院。
4、头晕头痛
低血压是头昏、头痛的最常见诱因之一。而夜间头晕最该警惕的是动脉粥样硬化。
如果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会过来添乱,在斑块周围迅速形成血栓,从而使动脉闭塞,加重了后循环缺血。
这不但会使患者感到头晕眼花,更是像个“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人体健康。至于夜间剧烈头痛,则应警惕脑出血。
|